本刊记者/李平沙 杨锦萌
编者按:2023 年 9 月 10 日 , 我们迎来了第 39 个教师节。教师是兴教之本,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力军,高素质的环境教育师资队伍能提供高质量的环境教育。本期栏目围绕“如何培养生态环境教育优秀教师”这一主题,与北京市西城区科技馆特级教师、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周又红,山东省济南回民中学校长杨长寨与北京中学科技教师、北京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岳蕾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知识及素养兼备,能力与情怀并重
《环境教育》:作为一名在环境教育一线深耕多年的老教育工作者,您认为一名优秀环境教育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技能和情怀?
周又红:我认为一名优秀的环境教育教师应该具备四个方面的能力。一是主动搜索信息和敏锐感知信息的能力。他可以从生活细节中发现环保的细节,从生活中观察到有用的信息,及时抓住社会热点信息,精准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并能运用教育哲学知识、道德思考理论、行为关系理论、学习迁移理论,选择、发展、实施及评鉴课程计划与教材教法,从而有效地达成环境教育目标。
知识及素养兼备,能力与情怀并重
《环境教育》:作为一名在环境教育一线深耕多年的老教育工作者,您认为一名优秀环境教育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技能和情怀?
周又红:我认为一名优秀的环境教育教师应该具备四个方面的能力。一是主动搜索信息和敏锐感知信息的能力。他可以从生活细节中发现环保的细节,从生活中观察到有用的信息,及时抓住社会热点信息,精准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并能运用教育哲学知识、道德思考理论、行为关系理论、学习迁移理论,选择、发展、实施及评鉴课程计划与教材教法,从而有效地达成环境教育目标。
北京市西城区科技馆特级教师周又红老师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环保课。
二是严谨的科研意识,这是走向研究型教师 的必备素质。教师应能运用生态学的知识及原理去 分析环境问题,调查、发现并评鉴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预测其后果。这就要求教师采取积极正向的 环境行动,使生活质和环境质量能达成动态平衡,并使学生具有相同的能力。
三是主动设计创新的能力。环境教育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需要带上科学的翅膀。曾有一位开展环境教育多年的教师问我:“垃圾分类、废电池回收、节水节电都做了,在全民都开始重视环境保护时,我们还有什么可做的?”这位教师忽视了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内涵,即要鼓励青少年用创新的眼光发现环境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探究环境问题,用扎实的理论分析环境问题。因此,只有让环境教育插上科学的翅膀,才能使之更具有生命力。
四是对环保事业持之以恒的能力。坚持是热爱的前提,环保教育需要有恒心、有毅力。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条件,拥有广阔的视野和开拓意识。教师要有能力选择、发展及实施课程教材,使学生能认知人类的行为如何影响环境,了解国内和国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的方案;要能够克服困难,善于在逆境中生存,不故步自封,用前瞻性的眼光面向全体学生普及环境教育。
杨长寨:从事环境教育 21 年以来,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我认为一名优秀环境教育教师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质:一是拥有强烈的教育情怀、同情心、爱心及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积极宣传、参与和教育动员他人一起践行绿色生活和保护生态环境;二是有强烈的事业心与进取意识,需要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要耐得住寂寞,甚至受 得了冷脸冷漠,否则一遇到困难就很容易半途而废、浅尝辄止、无功而返;三是要有强烈的学习意识、交流意识、团队意识、责任意识、教研意识等。
总之,做好环境教育并不容易,不仅需要理解和把握一定的通识和专业知识,更需要毅力、恒心和勤奋。不仅需要自己一直学习,更要向专家与同行学习,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及时总结提炼。如果只是低头走路,不抬头望天,就很难适应变化的世界。同时,还需要用心带起一支有共同追求、团结互助、分工明确、不怕吃苦的绿色教育团队。作为团队的负责人,必须足够优秀、乐学且智慧也要有人格魅力,不计名利得失。一个人是做不了多少事情的,团结起来才能把环境教育做好。
岳蕾:环境教育就是以教育为手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力,普及环保知识和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从而解决现有的环境问题,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环境教育的教师而言,应该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素养:一是具有坚定的环保信念,这样的人才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环保教育的目标而奋斗;二是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如此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环境教育中以德施教,立德树人,才能引导学生自觉学习环保知识和技能,开展环保实践活动;三是要有宽容的仁爱之心,能够关爱学生、尊重个性发展,也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四是具备扎实的环保知识,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源源不断地为学生提供环保知识,激励学生将环保知识用于环保行动。
同时,我认为一名优秀的环境教育教师除具备以上基本素养,还需要具备以下四项技能:一是敏锐的观察能力,能通过观察,发现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二是快捷的迁移能力,能将观察到的环境问题迁移到环境教育中;三是过硬的教学能力,能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环境教育;四是较强的反思能力,能积极对环境教育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的反思和提升。除此之外,环境教育教师还需要有家国情怀、民族情怀、为民情怀和教育情怀,能够以培育新人为追求,求真务实、敢于创新,为环境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专业师资教材匮乏,相关保障缺位三是主动设计创新的能力。环境教育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需要带上科学的翅膀。曾有一位开展环境教育多年的教师问我:“垃圾分类、废电池回收、节水节电都做了,在全民都开始重视环境保护时,我们还有什么可做的?”这位教师忽视了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内涵,即要鼓励青少年用创新的眼光发现环境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探究环境问题,用扎实的理论分析环境问题。因此,只有让环境教育插上科学的翅膀,才能使之更具有生命力。
四是对环保事业持之以恒的能力。坚持是热爱的前提,环保教育需要有恒心、有毅力。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条件,拥有广阔的视野和开拓意识。教师要有能力选择、发展及实施课程教材,使学生能认知人类的行为如何影响环境,了解国内和国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的方案;要能够克服困难,善于在逆境中生存,不故步自封,用前瞻性的眼光面向全体学生普及环境教育。
杨长寨:从事环境教育 21 年以来,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我认为一名优秀环境教育教师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质:一是拥有强烈的教育情怀、同情心、爱心及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积极宣传、参与和教育动员他人一起践行绿色生活和保护生态环境;二是有强烈的事业心与进取意识,需要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要耐得住寂寞,甚至受 得了冷脸冷漠,否则一遇到困难就很容易半途而废、浅尝辄止、无功而返;三是要有强烈的学习意识、交流意识、团队意识、责任意识、教研意识等。
总之,做好环境教育并不容易,不仅需要理解和把握一定的通识和专业知识,更需要毅力、恒心和勤奋。不仅需要自己一直学习,更要向专家与同行学习,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及时总结提炼。如果只是低头走路,不抬头望天,就很难适应变化的世界。同时,还需要用心带起一支有共同追求、团结互助、分工明确、不怕吃苦的绿色教育团队。作为团队的负责人,必须足够优秀、乐学且智慧也要有人格魅力,不计名利得失。一个人是做不了多少事情的,团结起来才能把环境教育做好。
岳蕾:环境教育就是以教育为手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力,普及环保知识和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从而解决现有的环境问题,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环境教育的教师而言,应该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素养:一是具有坚定的环保信念,这样的人才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环保教育的目标而奋斗;二是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如此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环境教育中以德施教,立德树人,才能引导学生自觉学习环保知识和技能,开展环保实践活动;三是要有宽容的仁爱之心,能够关爱学生、尊重个性发展,也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四是具备扎实的环保知识,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源源不断地为学生提供环保知识,激励学生将环保知识用于环保行动。
同时,我认为一名优秀的环境教育教师除具备以上基本素养,还需要具备以下四项技能:一是敏锐的观察能力,能通过观察,发现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二是快捷的迁移能力,能将观察到的环境问题迁移到环境教育中;三是过硬的教学能力,能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环境教育;四是较强的反思能力,能积极对环境教育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的反思和提升。除此之外,环境教育教师还需要有家国情怀、民族情怀、为民情怀和教育情怀,能够以培育新人为追求,求真务实、敢于创新,为环境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环境教育》:据您观察,目前学校中从事环境教育的教师以哪一学科居多?培养环境教育优秀教师最大的瓶颈在哪里?存在哪些现实困难和问题?
周又红:据我观察,在中学从事环境教育的教师以地理、化学、生物这三门学科教师为主;在小学从事环境教育的教师以科学和德育这两者为主,还有部分工作由少先队辅导员负责。目前,环境教育在中小学开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学校领导对环境教育重视力度不够。环境教育在中小学还比较边缘化,因升学压力等各方面的原因学校难以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因为重视程度低,学校对做环境教育的教师支持力度不够大,从事环境教育的教师往往在学校有孤立感,也就很难长期坚持下去。
济南回民中学“小河长”守护小清河研学科考活动。
三是缺乏专业的环境教育教材。目前市面上环境教育的教材多种多样,种类繁多,但是题材千篇一律,同质化十分严重,缺乏鲜明特点及针对性。另外,从课外教育角度看,缺乏专业教材和师资导致环境教育对学生整体吸引力不强,从升学角度难以与奥数、英语等竞争;从快速见效方面又难与艺术、绘画、书法竞争。
四是多头管理,难以协调一致。目前,科协、环境局、教育局、科技馆等多个部门都有关于环境教育的相关项目。然而,对于基层学校而言,这样的多头管理、多方参与,反而导致一线教师压力增大,各方面的活动及培训又额外增加教师的负担,让教师更难以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专注于环境教育
杨长寨:从总体来看,在学校中从事环境教育的教师以理科教师居多,尤其是以地理学科为首,其次是化学、生物,另外,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教师也有一部分,文科教师中也有部分美术、音乐学科的教师热衷环境教育。培养环境教育优秀教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教师队伍结构来看,优秀教师在比例上本来就是少数,优秀环境教育教师相对占比就更少了,可谓凤毛麟角。二是从队伍培养机制看,教育系统自身面向教师培训很多,但涉及环境教育的培训却非常少。多年来,一些学校也会自主开展环境教育培训,部分学会机构也会组织一些相关培训工作。近年来情况有所好转,如北京、内蒙古、湖北等地陆续有教育部门单独或者联合生态环境部门组织环境教育培训。三是从激励机制看,回民中学出台了《山东省济南回民中学绿色 学校工作条例》,对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和开展教育科研给予课时认定、成果认定、贡献认定和相应奖励,激发了大多数老师对环境教育的热情。但从长远来看,教育系统内部对环境教育教师的评价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这是制约教师从事环境教育的重要因素。
岳蕾:环境教育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各学科教师都有意识地在本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内容。据我了解,目前学校从事环境教育老师以生物学科的教师居多。这应该跟生物学科自身的特点有关,环境科学和生态环境保护本来就是生物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虽然各学科老师都或多或少地在本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但要在学校从事环境教育仍然存在各种困难和问题:一是认知偏差。环境教育能否在学校顺利开展,与学校领导和教师是否对环境教育有正确的认知密切相关。目前,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环境教育的认知容易走进以点代面的误区,如有的学校开展了一次垃圾分类活动就觉得进行了环境教育。
二是师资缺乏。学校缺乏能够系统开展环境教育的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很多教师都希望将环境保护的热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但自己缺乏经验,往往只能做到简单地加入课堂教学的内容中,要达到很好的育人效果却并不容易。
三是时间不足。在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大部分学校还是以学科教学为主,环境教育进行简单渗透,根本没有时间单独安排课程开展全员的环境教育。目前,大部分学校只是有个别教师利用选修或社团的时间,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环境教育课程。
四是保障不力。目前,很多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教师,都是凭借着自己的热情带领学生开展各项环境教育活动,学校并没有专门的制度保障和经费支持,让老师可以更专注、更系统地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校内外资源共享,共建培训体系
《环境教育》:科技馆、博物馆、植物园等校外教育师资队伍是不容忽视的环境教育力量。如何引入校外教育机构师资,配合学校环境教育实施需求?二者怎样实现有效融合?
周又红:一是发挥科技馆等校外教育机构的桥梁作用,开展咨询服务,组织相应的信息服务活动,促进老师们的信息交流,提供相应的资料、教学课件、书籍等,联络专家、大专院校和相关媒体,举办经验交流和总结研讨会,呼吁媒体关注,宣传学校环境教育成果。
二是发挥校外教育机构的后盾作用,为高校老师设计试验演示方案,提供仪器、药品、开展专项辅导员培训及示范教学,开展师资继续教育培训,协助学校和教师申请科研经费。
三是发挥校外教育机构的平台作用,开展相关的联谊活动,举办经验交流和总结研讨会。举办讲座,指导参加各级相关竞赛。带领教师编写相关教材,开展专项辅导培训,落实各项环保措施。
杨长寨:目前,相较于学科教学、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中小学环境教育受重视程度并不高,尚未能够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必修学科。一些校外机构如科技馆、植物园以及社会环保机构的环境教育教师,是社会层面环境教育的主力军,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中小学自身环境教育教师数量相对不足、专业知识相对薄弱的窘境,是学校环境教育师资的有效补充。
我认为学校可以做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引入校外教师,尤其是刚开始用心实施环境教育的学校,需要校外环境教育教师的经验与专业知识来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二是利用校外机构的师资来培养自己的师资,推动环境教育新理念、新项目、新路径在学校落地生根,如“无废校园”“低碳校园”“美境行动”等项目;三是学校与校外机构可以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在学校资金相对充裕的情况下进行付费合作,这是相对可持续的方式,也可实现时间灵活调整、项目上多头并进,从而有效推动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相融合,真正实现各取所需,事半功倍。
岳蕾: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校外教育机构或单位愿意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配合学校一起开展环境教育活动。作为学校,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充分利用校外教育机构的师资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一是开展培训。邀请校外机构中环境教育方面的专家或老师,定期为学生和老师开展环保主题讲座或培训,激发师生的环保意识,开阔师生的环保视野。尤其是教师培训,需要有系统的实践培训,而不是简单的环保政策和理论学习。
二是开设课程。邀请校外教师和校内教师联合开设环境教育选修课程,利用选修或社团时间对感兴趣的学生开展系统的环境教育课程,激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探究兴趣,提高教师的环境教育水平。
岳蕾老师带领小河长志愿公益社团成员首次巡河。
四是资源共享。学校教师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很少有时间专门去设计环境教育相关的课程或活动,但他们经常接触学生,对学生的需求非常了解,而校外教师没有专门的学科教学任务,能够依据自己的专业或兴趣开展一些环保方面的课程或活动,因此,校内外教师需要资源共享,充分利用资源进行环境教育的学科渗透和主题活动的开展。
教学相长树榜样,享受育人之乐
《环境教育》:在从事环境教育这么多年的过程中,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事情,给您带来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一线教师您最想得到哪些方面的支持?
周又红:教人教心,教人教路,教育带来的幸福感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于他人的快乐。我从事环境教育 40 多年,最大的幸福是见证学生成长带来的神奇体验,享受育人的无限乐趣。更让我骄傲的是,我的很多学生也跟我一样坚定地选择了环境教育事业。同时,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的职业,勇于接受新的挑战,从而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拥有丰硕的研究成果,也收获自身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培育了学生,也成就了自己。
同时,在从事环境教育过程中我们服务了政府和企业,促进环境教育的宣传,让更多的人树立环保意识,丰富了环保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同样带给我非常大的成就感。
杨长寨:我从一线老师到校长,一直坚持环境教育事业,这一路走来确实不容易。20 年前,我在学校从事环境教育是孤独的,默默前行,之所以坚持是因为心中有一盏别人看不见的灯在照亮、引领和温暖着自己,这盏灯是“环境教育是好事, 好事就得有人先做,否则我们的后代怎么活?”有一个问题始终在我耳边振聋发聩:“今天污染环境的人是我们昨天的学生,明天破坏生态的人将是我们今天的学生,那我们该怎么办?”说千遍不如行动一次,行胜于言!
这一路走来,我又倍感幸福,收获满满。其中,有几件事令我终生难忘:一是教育部 2017 年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确规定“生态文明教育”是中小学五大德育内容之一。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我们可以更加坚定地从事环境教育事业; 二是 2019 年我受邀参加世界环境日世界主会场活动,获得了“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奖牌,时隔 3 年,在 2022 年济南举行的全国低碳日主会场上我发表了演讲;三是在 2021 年全国低碳日之际,济南市人民政府授予济南回中首批“低碳学校试点”牌匾;四是 2023 年 5 月,我与家人因为长期致力于绿色生活,获得了全国妇联颁发的“全国最美家庭”殊荣;五是 2023 年 8 月济南市教育局在评价我的工作时说:“从一名普通的化学老师到全国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从一名中层干部到校长,积极建设幸福回中,用绿色力量助力提升学校整体办学质量,成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典范。”这些荣誉都极大地鼓励了我,也激励我将绿色之路继续走下去。
岳蕾:我在 2009 年硕士毕业之后,在西城科技馆周又红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开始从事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工作。这 14 年来我参加并指导过大大小小不少环境教育活动,但印象最深的是我带领学生参加的朝阳区“小河长”巡河活动。经过前期的学习培训,暑期学生和我带着水样采集装置、水质测定试剂盒、记录本出发巡河。每周两次,早上 9 ∶ 00—12 ∶ 00 我们沿着学校门口的坝河开始巡查,在巡查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按要求采样、测样和记录,还把河道两边的垃圾进行了收集,虽然顶着大太阳巡河,但我们师生一行人非常开心。每次看着学生认真地取样、测样、填写记录表,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悦。开学后我们将记录本和样品提交给区里的相关部门,有两位同学还被评为了“优秀小河长”,看到孩子们取得的荣誉,我内心是无比的满足和幸福。
环境教育杂志社组织的 TOTO 水环境基金自然亲水教育培训活动。